工具城市

一丘之貉注音怎麼讀?一丘之貉是什麼意思?

一丘之貉怎麼讀?一丘之貉的注音?

一丘之貉這個成語的漢語拼音是 yī qiū zhī hé, 一丘之貉的注音是ㄧㄑㄧㄡㄓㄏㄜˊ,意思是指同一山丘上的貉。這個成語比喻彼此同樣低劣,沒有任何區別。它出自《漢書·楊惲傳》。

這個成語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有小團體主義的思想,更不能聚在一起專門製造謠言,挑撥離間,或者刁難別人。

補充資料:

“Birds of a feather; nothing to choose between them; jackals from the same lair”這些短語也可以用來表示“同一山丘上的貉”,用於形容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

一丘之貉這個成語屬於偏正式用法,通常用作賓語,含有貶義。在使用時,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它也帶有不屑一顧和譏諷的語氣。例如,當描述一群人專門製造謠言,挑撥離間,或者刁難別人時,可以說他們都是“一丘之貉”,意思是他們中沒有一個是好人。

一丘之貉是什麼意思?

“一丘之貉”的意思是:丘指小土山,貉是一種像狐狸一樣的動物,同在一座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相似,沒有什麼差別。現在用來表示貶義,比喻都是壞人。

一丘之貉的同義詞有哪些?

沆瀣一氣 (註釋: 沆瀣:指唐朝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同流合污 (註釋: 流:流俗;污:骯髒。指跟壞人一起幹壞事。)

狐群狗黨 (註釋: 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狐朋狗友 (註釋: 泛指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朋友。)

渾然一體 (註釋: 渾然:混同在一起的樣子。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佈置勻整,結構謹嚴。)

狼狽為奸 (註釋: 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幹壞事。)

朋比為奸 (註釋: 朋比:依附。互相勾結。壞人勾結在一起幹壞事。)

水乳交融 (註釋: 交融:融合在一起。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

天衣無縫 (註釋: 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麼毛病。)

一丘之貉的故事?一丘之貉的典故由來?

在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惲的人,擁有非常顯赫的出身。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任丞相的楊敞,母親則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在這樣的書香門第裡,楊惲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詩書,學識淵博。漢宣帝即位後,楊惲獲知大將霍光謀反的消息,第一個向漢宣帝報告,因此事後被漢宣帝提拔為平通侯,從此開始在朝廷裡嶄露頭角。

當時,朝廷上下都瀰漫著賄賂和奢靡的風氣,朝臣只追求榮華富貴和權勢地位,對國家政事和百姓疾苦毫不關心,只知道享樂。楊惲擔任中山郎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整頓這些弊病。由於年輕有為且有功勞在身,楊惲逐漸變得驕傲自滿,與宣帝非常信任的故友傅長樂發生了一場非常不愉快的爭執。

有一次,楊惲聽聞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便發表了一番評論:“遇到這樣一個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提出治國的策略而不被採納,最終導致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時的君王一樣,他信任小人,殺害忠誠的大臣,最終亡國。從古到今,君王就像生長在同一山丘的貉獸一樣,毫無差別,只信任小人,容不下忠臣。”楊惲的這番話很快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隨後他被免職查辦。

一丘之貉的貉是什麼動物?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又稱貉,是犬科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被認為是犬科祖先的近親。它的體型介於浣熊和狗之間,較短而肥壯,小於犬和狐,體色為烏棕色,吻部為白色,四肢短且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面罩”。

貉生活在闊葉林中開闊、接近水源的地方,以及開闊草甸、茂密的灌叢帶和蘆葦地。它們很少出現在高山的茂密森林中。貉是夜行性動物,常沿著河岸、湖邊和海邊覓食,食譜廣泛,從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到水果都在取食範圍之內。它們以成對或臨時式的家族群體為單位被發現。

與其他犬科成員不同的是,貉比較善於爬樹,並且在冬季休眠,這使得它成為犬科動物中唯一一種會休眠的動物。在秋季,貉會大量進食,直到體重增加50%左右才停止。

貉一般在白天躲在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夏季時,它們常居於蔭涼石穴中。在其它季節除產仔外,它們一般不利用洞穴,而是躲在距離洞穴不遠的地方。貉可以獨棲,也可以結成3~5隻的小群體,成對覓食。它們的家域範圍大約是5~10平方千米。

相比豺和狐,貉的行動不如敏捷,性情較為溫順,叫聲低沉,能攀爬樹木並游泳。在北部分佈的貉,在冬季(從立冬到小雪)常常會進行非持續性睡眠,也就是在洞中休息但不會連續幾個月都處於休眠狀態。與真正的冬眠不同,它們往往在融雪天氣中也會出來活動。這一冬季睡眠的習性是貉獨有的。貉的足跡成對排列,形如小鏈狀。

一丘之貉與一丘之壑區別?

這兩段文字有著不同的詞義和書寫方式。

“一丘之貉”指的是都生活在同一個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同一類人。這個成語出自《漢書·楊惲傳》,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意思是即使是古代和現代,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而“一丘之壑”中的“丘”指的是小的土山,“壑”指的是山溝。這個成語最初指的是古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後來也引申為指一座山和一條河流。這個成語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姦其志;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

可以看出,“一丘之貉”和“一丘之壑”兩個成語詞義和書寫方式都不同。

一丘之貉用英文怎麼說?

我們常用“一丘之貉”來形容一群不成體統的人,而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就是“birds of a feather”。這個短語字面意思是“羽毛相同的一群鳥”,在俗語中則表示特徵相似的人。這與中文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思相似。

然而,“birds of a feather”這個俗語經常帶有貶義。以下是一個例子,一個父親在擔心他兒子常和某些朋友在一起:

“I wish our boy wouldn't hang around with that crowd! They're birds of a feather - they don't care about getting a job; all they do is drink beer and chase girls.”

“我希望我兒子不會跟那群孩子經常混在一起。他們都屬於一個類型,對於有沒有工作根本不在乎;他們所關心的就是喝啤酒和找女孩子。”

每個人身處於一個群體當中時,都會發現和某些人相處得來,而和某些人則不合適。以下是一個僱員和朋友談公司裡的事:

“I've worked in this office for a couple of years and I can get along with all my colleagues except two. One is able to lie with a straight face and the other likes to play sneaky tricks. They're really birds of a feather.”

“我已經在這個辦公室工作了兩年,除了兩個人以外我跟所有的同事都相處得很好。那兩個人一個能一臉正經地說謊,另一個則喜歡玩陰險的把戲。他們真的很像。”

一丘之貉怎麼造句?

“一丘之貉”這個詞相信很多同學都聽說過,那麼怎樣使用“一丘之貉”造句呢?以下是解答:

拼音:yī qiū zhī hé。

意思:丘:小土山;貉:一種類似狐狸的野獸。指的是一個小土山里的貉。比喻相似的人或物,沒有多少差別。

近義詞:全無分別、難兄難弟、一路貨色涇渭不分。

反義詞:比眾不同、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造句:小明和小李真是一丘之貉!

這群人要么搶要么騙,都是一丘之貉,實在沒出息。

林彪、"四人幫"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不必多費口舌解釋,你們顯然是一丘之貉。

梁山泊的好漢在官府看來都是一丘之貉。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使用“一丘之貉”造句的內容介紹。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