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城市

油甘果的副作用和禁忌是什麼?油甘果怎麼吃?

By 工具城市 2023-04-29

油甘果的副作用和禁忌是什麼?

1、油柑果本身是一種水果,其味道清香。初嘗時,可能會感到略帶苦澀,但接下來會有清甜的味道。中醫認為,油柑果具有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能夠促進食慾。但是,過量食用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2、油柑果的膳食纖維較為粗糙,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腹痛、腹瀉、噁心和嘔吐等症狀。因此,建議脾胃虛弱的人不要過量食用。

油甘果怎麼吃?

1、生吃

油甘果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可以先將其清洗乾淨,瀝乾水分,然後直接食用。

2、醃製

如果您認為生吃油甘果口感不佳,可以將其切成塊狀,加入適量的食用鹽進行醃製,約半小時後即可食用。

3、曬乾

將油甘果切成薄片,然後放置在陽光下晾乾,晾乾後可用來泡水飲用。

4、果醬

油甘果還可以製成果醬,製作方法與其他水果的果醬相似,十分簡單,可用來泡水飲用。

5、果脯

將油甘果切成塊狀,再製成果脯,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油柑和餘甘子的區別是什麼?

油柑和餘甘子的區別在於它們的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和分布範圍。具體如下:

一、形態特徵不同:

1、油柑是落葉小喬木,葉子為單葉、條狀長圓形,互生在很細的小枝上,花小,單頂叢生,黃色或乳白色。成熟的主要季節在八月,每到中秋暮夏初秋。

2、餘甘子是喬木,樹皮淺褐色,枝條具縱細條紋,葉片線狀長圓形,頂端截平或鈍圓,有銳尖頭或微凹,聚傘花序由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為雄花腋生組成,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紅色。花期在4-6月,果期在7-9月。

二、生長環境不同:

1、油柑適應性強,能在沙質壤土、土層淺薄瘦瘠的山頂或山腰均能正常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的酸性赤紅壤生長較好。喜光喜溫,在幼齡期較耐蔭。對低溫敏感,要求年均溫18~20℃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年降水量要求1000毫米左右,海拔要求1700米以下。

2、餘甘子生長於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極喜光,適合在溫暖乾熱氣候生長,能耐乾旱和瘠薄的土壤。為陽性樹種,不耐蔭蔽。適生土壤為頁巖、花崗巖分化的酸性至強酸性土。

三、分布範圍不同:

1、油柑多產於兩廣、熱帶亞洲地區,有成片種植的,也有野生天然的。

2、餘甘子分布於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

油柑子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核心效益:

油柑子有生津解渴、消炎除菌、防止癌症的功效。

油柑子簡介:

油柑子又稱牛柑子或餘柑,屬於大戟科的落葉小喬木。果形圓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黃或赤黃較理想。它具有獨特的口感,第一口咬時苦澀,但第二口咬時卻美妙清甜。

功效作用:

生津解渴:油柑子含有多種天然酸鹼性成分,可促進身體消化酶代謝和清除胃部炎症,清熱解火,提高腸胃消化吸收能力。它還可以生津解渴,緩解由熱引起的不適症狀。

消炎除菌:油柑子含有多種天然抑菌消炎成分,可以顯著清除人體內的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和橙黃色鏈球菌等病原菌。多食油柑子可降低腸炎、痢疾和氣管炎等疾病的發生率。

防癌:油柑子含有多種天然防癌成分,不僅可以預防身體組織細胞癌變,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再生。此外,它還能促進免疫力細胞的再生,提高人體免疫力。多食油柑子可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

適宜人群:

油柑子適合一般人群食用。

禁忌人群:

油柑子不適合皮膚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不宜同食:

油柑子不宜與蝦和蒜頭同食。維生素C含量高的油柑子會破壞蝦中的營養成分,而油柑子和蒜頭一起食用可能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對健康有害的物質。

食用方法:

可以將油柑子加入豬心肺湯或煮豬尾,味道獨特。豬心肺湯的做法是將油柑子拍扁,和豬肺、豬心一起煲熟即可食用。煲豬尾的方法是將油柑子浸泡後加入煮熟的豬尾中,加適量清水,煮至湯汁濃稠,再加入適量的調味料即可食用。

總之,油柑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生津解渴、消炎除菌、防止癌症等,適合一般人群食用。然而,病患者應注意禁忌,同時避免與不宜同食的食物搭配,以免影響健康。食用油柑子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烹飪,例如加入豬心肺湯或煮豬尾,以增添口感和營養。

油柑汁喝了為什麼拉肚子?

1、油柑汁為何會導致腹瀉

油柑汁會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油柑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這些化合物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物質,積累起來會引起腹瀉;二是油柑中含有較多的纖維,易促進腸道蠕動。不過,並非所有人喝了油柑汁都會引起腹瀉,具體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油柑汁應適量飲用。

2、喝了油柑汁腹瀉該怎麼辦

如果喝了油柑汁引起了腹瀉,應立即停止飲用。油柑汁含有較多的單寧和纖維,因此飲用過量會導致腹瀉。建議注意飲食,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既可養胃,又可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如果症狀一直未能得到緩解,建議就醫檢查。

3、如何製作油柑汁飲品

建議使用40克油柑和350克純淨水。製作時,需將油柑放入網兜中,洗淨後去核,再加入純淨水或冷開水打磨,最後過濾即可得到油柑汁。在飲用油柑汁時,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濃度。如果喜歡甜味,還可加入蜂蜜進行調味。

油柑的正確吃法是什麼?

油柑有三種正確的吃法:直接食用、泡酒飲用和醃製食用。

1、直接食用:油柑是一種可以直接食用的水果,採摘後洗淨即可食用。直接食用時,口感苦中帶甘甜,且越嚼味道越濃。油柑成熟期一般在農曆9月份,成熟後果實圓滿,外形誘人。

2、泡酒飲用:油柑也可以用來泡酒,製成的果酒味道獨特,讓人回味無窮。製作方法簡單,先將油柑洗淨晾乾,放入泡酒罐中,加入高度純糧食酒,浸泡一個月左右,可以適當加入冰糖調味。泡得越久味道越好。

3、醃製食用:油柑可以醃製後食用,適合大部分人,尤其是不喜歡苦澀口感的人。醃製方法分為鹹油柑和甜油柑兩種。鹹油柑醃製時,先將油柑洗淨晾乾,放入玻璃罐中,加入泡製的鹽水,放置陰涼處,待油柑變黃變皺後即可食用。甜油柑醃製時,先將油柑洗淨,用粗糧搓一搓,再倒入鹽水浸泡去除酸澀味道,次日拍裂油柑後放進罐中,加入糖和涼白開水,再用蜜餞一周即可食用。

油甘子乾的功用是什麼?

油甘子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它的果實呈深紫色,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除了維生素C和類黃酮,油甘子還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如多糖、黃酮、脂肪酸等。這些成分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調節血脂、降低血壓等功效,被廣泛應用於保健和治療領域。

雖然油甘子泡茶很方便,但是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首先要將適量的油甘子曬乾後搗碎,這樣有助於釋放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其次,在泡茶時要控制好水溫,最好不要超過90℃,否則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另外,油甘子泡茶最好在早上或下午飲用,不宜在晚上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雖然油甘子有許多好處,但是不適合長期大量飲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或產生副作用。此外,油甘子不適用於所有人,例如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等人群。在飲用之前,最好諮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以確保其安全性和適宜性。

油甘汁怎麼做?

1、清洗:首先挑選新鮮的油柑子,放入清水中仔細清洗,這樣可以避免食用後肚子不舒服。

2、分離果肉:使用水果刀將果核分離出來,或者使用果肉分離器,更為方便省力。分離好果肉後,將果核扔掉,將果肉備用。

3、榨汁過濾:將果肉倒入榨汁機中榨取油柑汁,然後用過濾網過濾掉殘渣,渣滓可以餵養小動物。將榨好的油柑汁裝入杯子或容器中。

4、加水加輔料: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加入適量的涼開水,再加入糖和蜂蜜,這樣口感更佳。這樣一杯美味又解渴的油柑汁就做好了。

油甘汁是什麼?

油柑汁是一種由油柑果製成的飲品。要自制油柑汁,需要準備適量的油柑、白糖或冰糖,以及礦泉水。首先去掉油柑的果核,然後將糖用熱水融化,將所有材料放入榨汁機中榨汁,最後過濾掉沉澱即可。糖的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減,將油柑汁冰鎮後口感更佳。

油柑是大戟科的落葉小喬木,葉子單葉,呈條狀長圓形,互生在非常細的小枝上,呈二列狀,寬線形,長橢圓形。油柑的果實肉質,球形,成熟時呈赤黃色或淡黃色,可以生吃。油柑的葉子常被用來填充枕頭,具有透氣散熱的效果。果實可以用糖或鹽醃製後食用,並可用作染料。油柑的理想品種應該是果形圓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黃或赤黃。愈青綠的油柑味道比較苦澀,咀嚼時會有渣,而當油柑成熟後,味道清甜可口,口感更佳。油柑的味道獨特,第一口咬下去時會感到苦澀,讓人想吐掉,但咀嚼第二口時則會感受到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

餘甘子的起源?

餘甘子是一種熱帶落葉果樹,小喬木,屬於大戟科餘甘子屬。又名餘甘、油甘子、油甘。其學名為Phyllanthus emblica L.(Emblic officinalis Caertn.)。

1、起源與分布

餘甘子原產地之一是中國南部,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緬甸、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及中國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它主要分布於廣東、海南、福建、廣西、臺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多為半野生狀態。其中廣東以普寧縣為多,福建以莆田、晉江、南安等縣為多。

2、特徵與特性

餘甘子高約3~7米,根群發達,分布廣而深,再生力強,易生不定芽。其葉為線狀矩圓形,長約1釐米,先端鈍,兩列互生於纖弱的小枝上。餘甘子的花為圓錐花序,小花黃色或帶紅色,單性同株,花瓣缺,雄花極多,具柄,花盤的腺體極小,花葯3~5;雌花近無柄,子房半藏於環狀花盤內。其果為圓或扁圓形,稍呈6稜,淺黃綠色,單果重7~10克,中果皮肉質,內果皮硬化為核,內藏種子6枚,微帶紅色。餘甘子在冬季落葉,3月下旬發新梢,4月上旬吐蕾開花,花期約1個月,8月至11月果實成熟。

餘甘子多生長在潮溼至半乾旱熱帶、南亞熱帶地區,是較耐寒、耐旱、耐瘠的熱帶果樹。它喜歡酸性紅壤土,但多種土壤均能適應,在紅壤粗沙土結果大,果質優,風味佳。

3、主要品種

餘甘子多為野生、半野生,未系統進行品種分類。在中國粵東、粵南地區,栽培的主要品種有獅頭種、青皮、軟枝、人仔面、算盤子等。其中,獅頭種的果實呈柿餅形,蒂凹入,單果重10克,成熟時赤白色。可食部分91%,肉脆汁多,略帶澀味,食後回甘。青皮的果皮為青色,呈圓球形,蒂凸,單果重8.1克,肉脆、味甘甜。軟枝的果為圓球形,皮青白色,單果重6.4克,肉脆、味甘略帶澀。人仔面的果為扁圓形,綠白色,肉脆味甘甜,專供生食。算盤子的果為扁圓形,綠色,單果重7克,適於生食和加工。

4、栽培技術要點

餘甘子栽培技術要點包括:

(1)土壤選擇:餘甘子喜歡酸性紅壤土,但也能適應多種土壤,其中紅壤粗沙土結果大、果質優、風味佳。

(2)溫度要求:餘甘子生長適宜溫度為18℃~30℃,能耐受低至5℃的低溫和高達40℃的高溫,但幼樹和開花結實期需注意防寒保溫。

(3)光照要求:餘甘子喜歡充足的陽光照射,但在高溫和乾旱條件下,應適當遮陰。

(4)澆水和肥料:餘甘子對水分要求較高,但不耐澇,應保持土壤溼潤。施肥應適量,多施鉀肥,適當施有機肥。

(5)剪枝管理:餘甘子在花期後進行適當修剪,去除枯枝、病枝和交叉枝,促進新梢生長。

(6)病蟲害防治:餘甘子易受到白粉病、炭疽病、果實腐爛等病害和茶紅蚧、蚜蟲等害蟲的侵襲,應及時採取化學或生物防治措施。

(7)採收處理:餘甘子果實成熟期一般在8月至11月之間,宜在果實變黃、軟化前採摘,避免果實掉落。採後應及時清洗、包裝和儲存,以保持果實的新鮮度和品質。

經濟價值

餘甘子是一種具有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熱帶落葉果樹。每100克鮮果肉含維生素C高達500至1800毫克,具有解渴生津、防治咽喉痛、降低膽固醇等功效。此外,餘甘子對高血壓、腸炎、淋巴結核、皮膚溼疹等病也有療效。餘甘子的花可用作解熱藥,種子則可用於治療氣喘、支氣管炎、糖尿病等病症。果實可加工成蜜餞、果醬、果凍等食品,而樹皮則含有鞣酸,可用於製作烤膠。此外,餘甘子木材赤色,堅硬耐朽有彈性。

栽培技術要點

餘甘子具有適應性強、易於管理、實生苗隨落果而長的特點。繁殖方法包括實生、嫁接、扦插及掘根櫱。嫁接多使用根系發達的軟枝油甘作為砧木,1至2年生健壯枝條為接穗,在3月上旬前後進行切接。栽培時應注意春季噴藥治療蚜蟲及其他害蟲。年施肥3次:第一次為促花肥,發新梢前施,氮為主,配合磷、鉀肥;第二次為壯果肥,小果期施,磷鉀為主,氮次之;第三次為採後肥,以有機質土雜肥為主,配合化肥,以復壯樹勢,促進花芽分化。在採摘果實時應避免過多折斷枝葉。最後,在儲存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果實的新鮮度和品質。

俞德浚的成就

俞德浚是一位傑出的中國植物分類學家,長期從事植物分類的研究。他曾深入中國西南地區採集植物標本2萬餘號,為植物分類的研究積累了珍貴的材料。俞德浚在果樹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中國果樹資源的地理分布、果樹種和品種的分類、栽培果經濟價值

餘甘子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水果,每100克鮮果肉含有高達500-1800毫克的維生素C,具有解渴生津、防治咽喉痛、降低膽固醇等功效。同時,它對高血壓、腸炎、淋巴結核、皮膚溼疹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其花可以作為解熱藥,種子可用於治療氣喘和支氣管炎、糖尿病。果實可以用來製作蜜餞、果醬、果凍等美食,而樹皮含有鞣酸22.4%-29.36%,可用來製作烤膠,木材則赤色、堅硬、耐朽且有彈性。

俞德浚

俞德浚(1908-1986)是一位著名的中國植物分類學家。他於193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並於1947年前往英國的愛丁堡皇家植物園進行進修學習,期間擔任邱園客籍研究員。1950年回國後,他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北京植物園主任以及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等職務。他還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植物引種馴化協會理事長,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在他的主管下,北京植物園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並獲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對於農林、園藝、醫藥以及輕工生產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俞德浚主要從事植物分類學的研究工作,他曾深入中國西南地區採集了2萬餘號的植物標本,為植物分類學的研究積累了珍貴的材料。他的研究重點在於薔薇科植物的分類研究,他主持編寫了《中國植物志》第36-38卷(薔薇科),並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榮譽。同時,他也對果樹進行了廣泛的經濟價值

餘甘子富含維生素C,每100克鮮果肉含量高達500至1800毫克,具有解渴生津、降低膽固醇、防治咽喉痛等功效。此外,餘甘子還對高血壓、腸炎、淋巴結核、皮膚溼疹等疾病有療效。餘甘子花可用作解熱藥,種子可治療氣喘和支氣管炎、糖尿病。餘甘子果實可以加工製成蜜餞、果醬、果凍等產品。樹皮中含有豐富的鞣酸,可用於製作烤膠。餘甘子木材赤色,堅硬耐朽,有彈性,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俞德浚

俞德浚(1908年2月1日-1986年7月14日)是中國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出生於北京。193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之後長期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他主要研究薔薇科植物的分類和果樹資源的地理分布、種類分類、栽培等方面,為中國植物分類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積極籌備和創建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並長期擔任該園主任。俞德浚在其長達30多年的主持下,重視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為植物園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還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報告和論文,並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勵,其中包括1982年度的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預先無性接近法

見遠緣雜交。

預先選擇

見早期鑑定。

《園藝學報》是一本由中國園藝學會編輯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涵蓋了果樹、蔬菜、花卉等方面的研究。該刊側重於報導園藝學科中應用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的學術論文,刊登專題研究報告、簡報、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國內外園藝書報、文獻的評價。它的主要讀者為從事園藝科學研究的人員、農林大專院校師生及相應專業的技術幹部。為了便於對外交流,每篇論文都附有英文或俄文摘要。該刊自1962年5月在北京創刊,由農業出版社出版,連續出版到第5卷第2期。1966年6月停刊,直到1979年8月才復刊,改由中國農學會主辦。學報編輯部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該刊為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英、美、德、日、意等國有少量訂閱。

「原始材料圃」可以替換為「種質庫」,意思相同。

原蕪洲是一位中國果樹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他的生平事跡值得我們緬懷。他在早期執教期間,參與規劃和指導建立了西北地區第一個果園和儀祉農校百畝蘋果園。1949年以後,在西北農林部技術研究室、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期間,倡導建立了資源圃。通過資源調查研究,他查明陝西共有果樹16科30屬168種,968個品種,主編出版了《陝西果樹志》、《西北的梨》、《西北地區蘋果砧木資源調查》等專著。他提出將陝西省劃分為4個果樹區和建立8個果樹林帶的規劃意見,被省政府採納。在任陝西省果樹研究所所長期間,他重點進行蘋果、梨育種研究。他主持的「蘋果矮化砧在陝西適應性研究」、「陝甘兩省秦嶺地區蘋果品種區域化研究」、「蘋果新原蕪洲在園藝學科的研究和教育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曾指導培養了200多名研究生和進修生,培養了一批果樹、蔬菜、觀賞植物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對推動園藝學科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還積極參與科技交流活動,曾赴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菲律賓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蕪洲不僅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他還關注園藝學科在實踐中的應用和推廣。他在蘋果、梨、桃、杏等果樹的育種、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做出了許多創新和貢獻,特別是在矮化砧木育種和果樹林帶規劃方面提出了許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對於推動果樹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推廣應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原蕪洲的傑出成就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他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農業科學先進工作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榮譽,還被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為中國園藝學科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國園藝學科中的傑出代表和優秀人才。他的貢獻不僅限於科研工作,還積極推廣果樹栽培技術,組織培訓班,開展技術指導。他親自下鄉為果農宣傳新品種、新技術,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被譽為「中國蘋果之父」。

在他的主管下,陝西省果樹研究所成為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果樹研究部門之一。他還倡導和推動國際合作交流,在1962年至1964年擔任國際果樹研究會秘書處主任,並參加了多次國際會議和訪問。

他的卓越貢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嘉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農業科技成就獎、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等榮譽稱號。他於1973年逝世,享年70歲。

原蕪洲的一生,充滿了奮鬥、創新和貢獻。他的成就不僅在於科研領域,更在於對果樹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對果樹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後來的果樹學科研究和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